电子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子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9-10 18:58:33 阅读: 来源:电子尺厂家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使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2005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对繁荣农村文化提出了三点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对照党和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目前的农村文化现状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培养“乡土艺术家”。最近几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这种“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戏剧、皮影、泥塑、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性, 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 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总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一条宝贵途径。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

店匠Shoplazza运营干货

店匠数字化

微洱科技运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