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子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大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盘花乳菀

发布时间:2020-10-18 17:46:58 阅读: 来源:电子尺厂家

大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大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属于生理异常现象,有的属于栽培技术不当;有的带普遍性,有的则是在少数地区、少数年份发生。其中发生最普遍、对大蒜生产影响最大的问题是二次生长,其他还有:裂球散瓣、抽薹不良、“葱头蒜”、“瘫苗”、“干梢”、“管叶”、“开花蒜”、“变色蒜”及“棉花蒜”等。

(一)二次生长

大蒜二次生长是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国内外对这种现象采用的名词很多,除二次生长外还有:次生蒜、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分杈蒜、背娃蒜、复瓣蒜、再生叶薹、收获前萌发、母子蒜、分球、带侧枝蒜等。笔者认为,二次生长的植物学概念比较明确,为避免名词太多造成的混乱,统一采用二次生长一词比较好。

我国是世界上大蒜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对大蒜质量的要求很高。我国的出口大蒜要求蒜头白净,外皮完好,形状圆整,直径在4~5厘米以上,无畸形,无霉变,无虫蛀,无泥土杂质,无须根,秆(叶鞘)长不超过2厘米。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易松散脱落,既达不到出口标准,又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使蒜农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在我国秋播蒜区和春播蒜区,大蒜二次生长现象都相当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有的蒜区二次生长发生株率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蒜头出口任务的完成。

笔者等自1980年以来对大蒜二次生长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大蒜二次生长有不同的类型,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初步找到了一些综合防治措施。

1.大蒜二次生长类型

根据二次生长在大蒜植株上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外层型二次生长

大蒜植株外层叶片的叶腋中萌生1至数个鳞芽,鳞芽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形成独瓣蒜,或没有花薹的分瓣蒜,或有花薹的分瓣蒜,结果在蒜头的外围着生一些排列错乱的蒜瓣或小蒜头,使整个蒜头成为畸形。这种类型的二次生长对商品品质的影响最大。

(2)内层型二次生长

在大蒜植株内层叶片的叶腋中,正常分化的鳞芽延迟进入休眠,鳞芽外围的保护叶继续生长,从植株的叶鞘口伸出,形成多个分杈。有的分杈发育成正常的蒜瓣;有的分杈发育成分瓣蒜,其中有少数分瓣蒜还形成了花薹。轻度的内层型二次生长对蒜头的外形影响不大,发生严重时,蒜薹变短,薹重降低,蒜瓣排列松散,蒜头上部易开裂,所形成的分瓣蒜外观酷似一个肥大的正常蒜瓣,常被选作蒜种,但播种后由一个种瓣中长出2至多株蒜苗,从而影响所生蒜头的产量和质量。

(3)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

蒜薹总苞中的气生鳞茎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生长成小植株,甚至抽生细小的蒜薹。发生气生鳞茎型二次生长的植株,常使蒜薹短缩,丧失商品价值,但对蒜头的影响不大。这种类型的发生率一般很低。

除了上述3种基本的二次生长类型外,有时在同一植株上还会出现两种类型混合发生的情况。

2.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原因

据目前所知,与大蒜二次生长有关的影响因素有以下8个方面:

(1)品种遗传性

大蒜二次生长类型及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品种遗传性有关。归纳起来有以下3种情况:

①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有软叶、温江红七星、苏联红皮蒜系统的品种(“改良蒜”、徐州白蒜、鲁农大蒜、宋城大蒜等)、天津红皮、上海嘉定蒜、新疆伊宁红皮、新疆吉木萨尔白皮、青海格尔木红皮、甘肃民乐大蒜、乐都大蒜、临洮白蒜、临洮红蒜、辽宁开原犬蒜、江苏太仓白蒜、内蒙古土城小瓣、土城大瓣、延安白皮、银川紫皮、白皮狗牙蒜、黑龙江阿城白皮、阿城紫皮、广西紫皮、陕西耀县红皮、榆林白皮、商南笨黑皮、陕西陇县大蒜、清涧紫皮等。

②内层型及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有金堂早、二水早、彭县蒜、蔡家坡红皮、兴平白皮、苍山大蒜、普陀大蒜、商县黑皮、白河白皮、襄樊红蒜、毕节大蒜、山西紫皮、宝鸡火蒜、呼沱大蒜等。

③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有陕西宁:强山蒜、广东新会火蒜、广东金山火蒜、广东普宁大蒜、广东韶关忠信蒜等。其中的宁强山蒜如果在播种前将种瓣用5℃低温处理40天或者在鳞茎分化期至收获期给予8小时短日照处理,均会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

以上情况表明,大蒜产区对当地的大蒜品种或引进外地品种时,在了解其丰产性和商品性的同时,还应了解其二次生长情况,尽量选择不易发生二次生长,特别是不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

大蒜二次生长类型虽然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稳定性有差异。一般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及不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遗传性较稳定,在田间栽培条件下,在不同年份中,均可保持其遗传特性。而内层型和外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的品种,遗传性不够稳定,有时二者同时发生,有时只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或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至于二次生长发生的严重程度则与栽培技术和气候状况有密切关系。

(2)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和湿度

蒜种贮藏期间的温度对二次生长有显著影响,低温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对低温的反应程度有差异。

蔡家坡红皮蒜对低温(0~5℃)和冷凉(14~16℃)条件的反应最敏感,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大幅度增加,其中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更大。苍山大蒜对低温和冷凉条件的反应次之,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增加幅度较大。“改良蒜”对低温和冷凉条件的反应较迟钝,内层型二次生长有所增加,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特性仍未改变。

秋播地区蒜头收获后,多在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但秋季播种后,从苗期到花芽、鳞芽分化发育期都会遇到低温和冷凉条件,所以蒜种即使不进行低温和冷凉处理,也有发生二次生长的可能,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较进行过低温和冷凉处理的要轻一些。

春播地区蒜头收获后要贮藏到翌年3~4月份播种,为了使蒜头不致受冻,贮藏场所的最低温度多控制在O℃左右,在长达7—8个月的贮藏期间以及早春露地播种后的一段时间,都具备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

蒜种贮藏场所除温度对二次生长有影响外,空气相对湿度也有影响,而且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互作关系。据程智慧等(1992)报道,苍山大蒜于播种前30天在5℃和75%~10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秋播后,翌年外层型二次生长指数比在5℃和25%一50%空气相对湿度下贮藏的蒜种增加3.3倍;内层型二次生长指数增加1.9倍。而在15℃和25℃下贮藏的蒜种,不同空气相对湿度(25%~100%)间,无论是外层型二次生长还是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程度均无显著差异。所以,为了减少二次生长的发生,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但要避免低温,而且要避免7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3)播种期

国内有关大蒜二次生长的报道,多认为播种期早是发生二次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播种期与二次生长的关系因品种、蒜种休眠程度、蒜种贮藏环境、播种后出苗快慢以及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异,而且播种期早晚对同一品种的不同的二次生长类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在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均可发生酌.品种中,如蔡家坡红皮蒜,在陕西关中地区,较正常播种期(9月中下旬)提早播种,同时蒜种的休眠期已结束,播种后出苗快,苗的长势强时,外层型二次生长严重发生;如果播期虽然提早,但蒜种尚在休眠状态,播种后迟迟不出苗,苗的长势弱,则早播并不会造成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大发生。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苍山大蒜,在陕西。关中地区,播期早晚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在10月中旬以前,晚播比早播更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蒜种如果经过冷凉处理而且提早播种时,则会促进外层型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播种期对二次生长的影响还和土壤湿度有关,1991年以苍山大蒜为试验材料所作的播种期与土壤湿度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和土壤湿度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影响不大,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影响。播期无论早晚,土壤湿度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0%)时,内层型二次生长发生株率比土壤湿度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的极显著增高。土壤湿度高而且播期早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更有利;播期虽然早,但土壤湿度低时,则不利于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因此,在调查研究播种期与大蒜二次生长的关系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从而确定当地的适宜播种期。当然,大蒜适宜播种期的确定,既要考虑防止二次生长的需要,又要兼顾生产目的的需要。在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大蒜产区,为了达到出口质量标准,播期的确定应以防止二次生长、提高蒜头质量为主要依据。

(4)蒜瓣大小

国内外有关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的关系,有3种不同的报道:一是,大蒜瓣的二次生长株率比小蒜瓣高;二是,小蒜瓣的二次生长株率比大蒜瓣高;三是,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之间没有多大关系。1992年以苍山大蒜为试验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间的关系,因播种前蒜种贮藏条件和种植密度不同而有不同。

在室温下贮藏的蒜种,大蒜瓣(重3—4克)比小蒜瓣(重1~2克)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而蒜瓣大小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播种前25~30天进行冷凉处理(温度为16~17℃,空气相对湿度为95%),蒜瓣愈大,外层型二次生长愈严重;而小蒜瓣一般比大蒜瓣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

种植密度(行距22厘米,株距分15厘米、10厘米和7厘米)对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影响很显著。稀植(行距22厘米,株距15厘米)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较小的蒜瓣(重1—4.5克)比大蒜瓣(重5~6克)容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密植(行距22厘米,株距7厘米)时,内层型二次生长株率极显著降低,而且蒜瓣愈小,内层型二次生长株率愈低。

总之,研究蒜瓣大小与二次生长的关系时,首先应了解品种的二次生长类型,并综合考虑蒜种贮藏条件、种植密度等因素,根据生产目的选用适当大小的蒜瓣播种,以达到产量和质量的统一。

(5)灌水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全生育期,特别是鳞芽分化以后,灌水次数多,每次的灌水量又大,土壤湿度高(相对含水量为80%一95%),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不过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土壤湿度低(相对含水量为50%),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都不发生,但蒜薹和蒜头产量降低。

(6)施肥

在施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氮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对二次生长也有影响。氮肥施用量大,二次生长株率增高。同样数量的氮肥,施用次数不同时,二次生长的发生情况也不同,据试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0千克,分别在播种期、烂母期和返青期各施1/3的处理区,外层型二次生长和内层型二次生长都比分两次在播种期和退母期各施1/2,或在播种期作为基肥施用的处理区增多。陕西大蒜产区的农民认为,早春大蒜返青后施用的速效性氮肥量愈多,二次生长愈严重。

(7)覆盖栽培

大蒜覆盖栽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膜覆盖栽培,另一种是塑料拱棚覆盖栽培,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是前一种方式。生产实践证明,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有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有时会出现二次生长增多,蒜头形状不整齐,蒜瓣数增多,蒜薹短缩、发育不正常等现象,究其原因是与地膜覆盖后土壤温、湿度及养分的变化有关。

秋播地区,覆盖地膜后,土壤温度上升,含水量提高,有效养分增多,肥力增高。所以大蒜的整个生育进程都提前,植株生长旺盛,花芽和鳞茎分化期提前。花芽和鳞茎分化后常处于日照时间较短,土壤温、湿度适宜及多肥等有利于二次生长发生的环境中,使二次生长增多。

春播地区由于同样的原因,植株生长旺盛,但经受的低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期不够,花芽和鳞芽分化期推迟,蒜薹和蒜瓣发育不正常,从而产生蒜薹短缩、苞叶特别长、不能伸出叶鞘、二次生长增多、蒜头畸形、蒜瓣数增多等现象。

实行薄膜拱棚覆盖栽培时,覆盖时间和去膜时间对二次生长都有影响,秋播大蒜早春盖膜时间早,去膜时间晚,二次生长增多。

(8)气候

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程度,在不同年份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气候包括温度、降水、空气湿度、日照等因素,有关气候变化与二次生长关系的研究还很不够,就现有研究资料来看,以花芽和鳞芽分化为中心的气候状况,对二次生长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秋播地区冬季温暖,橙株生育迅速,早春气温回升快,花芽和鳞芽分化早,分化后日照较短,如果又遇连续降温和降雨天气,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鳞芽再次感应低温,再次分化出鳞芽和花芽,以后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形成二次生长植株。

此外,大蒜在花芽和鳞芽分化期地上部或地下部受到损伤,对二次生长有促进作用。

3.防止大蒜二次生长的途径

大蒜产区,特别是商品蒜出口基地,对当地主栽品种的二次生长类型要有所了解。从外地引种时,最好进行以防止二次生长,特别是外层型二次生长为主要目的的品种试验,秋播地区可在栽种前将蒜种放在地道(16~17℃)或冰箱(0~5℃)中处理30天左右,并适当提早播种。收获时调查统计不同类型二次生长株率和指数,则可比较准确、快速地筛选出对诱发二次生长条件反应不敏感的品种。如果采用常规办法,连年种植观察,由于各年的气象条件不一定对二次生长的发生有利,所以不易正确判断其二次生长特点,而且费时费力。当然,大蒜品种的选择还要考虑生产目的及其他经济性状。

蒜种贮藏场所应保持20℃以上的温度和75%以下的空气相对湿度。秋播地区宜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挂藏,春播地区要解决蒜种贮藏期间低温期过长的问题。以生产商品蒜头为主要目的时,不可盲目提早播种。尤其是不可为了促进播种后快出苗而将蒜种进行冷凉处理或低温处理。应根据不同大蒜品种二次生长的特点,经过不同年份的田间试验,确定适宜酌播种期范围。容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蔡家坡红皮蒜,应适期晚播;易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品种,如苍山大蒜,应适期早播。

根据不同品种的二次生长特性、不同的生产目的,选择大小适宜的蒜瓣播种,并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例如,苍山大蒜以生产商品蒜头为主要目的而选用大蒜瓣(重5克以上)播种时,要适当密植,行距22厘米,株距10厘米,大蒜瓣稀植时,对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以生产蒜薹为主要目的时,采用行距22厘米·,株距7厘米,不但可提高蒜薹产量,而且可减轻内层型二次生长的发生。

基肥采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用速效性氮肥作追肥时,忌多次多量施用,特别是返青期要少施或不施速效性氮肥。全生育期,特别是花芽和鳞芽分化册,不要多次大量灌水。当然,大蒜的水、肥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一样,应将丰产与优质统盘考虑,争取在最大限度降低二次生长的同时;达到丰产丰收和优质。

大蒜实行覆盖栽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秋播大蒜的播种期应比不覆盖栽培的推迟5~10天,使苗期生长不过旺,使花芽和鳞芽分化后处于温度持续升高和日照时间逐渐加长的环境中,以利花薹和鳞芽的正常发育。春播大蒜的播种期应比不潭盖栽培的适当提早,使生育的各个时期;提前,使分化后的花芽和鳞芽在高温、长日照条件来临以前有较充分的生长时间,以后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顺利抽薹和形成鳞茎。

第二,施用长效性有机肥和化肥作基肥,在做畦时1次施入。氮肥用量较不覆盖栽培者减少1/3左右。磷、钾肥用量与不覆盖栽培相同。揭膜前不施追肥。

第三、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覆盖栽培时,无论秋播或春播,盖膜时间不宜太早,使苗期经受足够的低温,促进花芽和鳞芽分化。最好在花芽和鳞芽开始分化后盖膜,以提高棚内温度,与此同时,日照时间逐渐加长,花芽和鳞芽可正常发育。揭膜时间不可过迟,一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蒜薹行将露出总苞时,便可揭去栅膜或地膜。揭膜时间晚,二次生长增多,同时花薹迅速生长时气温和地温过高,对花薹发育不利,畸形蒜薹增多。

第四,田间操作时尽量避免对植株的地下部或地上部造成机械损伤。

(二)裂头散瓣

蒜头的外面原来是由多层叶鞘(蒜皮)紧紧包裹着,蒜瓣不易散裂。如果包被蒜头的叶片数少,蒜瓣肥大时会将叶鞘胀破;或叶鞘破损、腐烂,蒜瓣外部压力减小;或蒜头的茎盘发霉腐烂,蒜瓣与茎盘脱离,这些都会造成蒜头开裂、蒜瓣散落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特性

有的品种,蒜头的外皮薄而脆,很容易破碎。

2.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

在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的地块种植大蒜,由于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叶鞘的地下部分容易腐烂,造成裂头散瓣。可采用高畦栽培或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在轻松土壤上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时,应在蒜瓣萌芽期分两次将畦面轻轻拍实,然后覆盖地膜,使苗的生长稳定,以免蒜瓣露出地面,发生裂头散瓣。

3.播期不当

播种期过早时,在蒜头膨大盛期植株早衰,下部叶片多变枯黄,蒜头外围的叶鞘提早干枯,蒜头肥大时易将叶鞘胀破,造成裂头散瓣。播种过晚时,花芽分化时的叶片数少,蒜头膨大时也容易将叶鞘胀破。播种期适宜时,花芽分化时有较多的叶片,可以较好地保护蒜头。

4.田间管理措施不当

中耕、灌水、追肥不当都会引起裂头散瓣。

秋播大蒜早春返青后,要浅中耕;蒜头肥大期应停止中耕,以免损伤蒜头外皮。蒜头收获前半个月左右浇水过多或降雨过多或排水不良时,由于土壤湿度大,地温又高,蒜头外皮容易腐烂,造成裂头散瓣。所以,收获前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当控制灌水,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降低土壤湿度。

植株生长期间要避免多次大量施用速效性氮肥,防止由于发生二次生长而造成的裂头散瓣。已发生二次生长的植株要适当提早收获,否则易裂头散瓣。

5.采收时期及方法不当

过早抽取蒜薹或抽蒜薹时蒜薹从基部断裂,造成蒜头中间空虚,也容易散瓣。

蒜头采收过迟,蒜头外皮少而薄,特别是当土壤湿度大时,外皮易腐烂,茎盘易枯朽,造成裂头散瓣。除了要掌握蒜头成熟期标准外,蒜头收获后应及时将根剪去,则残留在茎盘上的根凌在干燥过程中呈米黄色,而且坚实紧密,对茎盘起保护作用,不易散瓣。

6.蒜头收获后遇连阴雨

蒜头收获后遇连阴雨无法晒干时,如果堆放在室内,茎盘易霉烂,造成散瓣。量少时可将大蒜植株移至室内,蒜头朝上摆放在地上晾。量多时可将蒜头朝下摆在秫秸架上,上面用苫席和防雨布遮盖,周围挖排水沟,待雨停后立即揭席通风。

7.贮藏方法不当

蒜头经晾晒后移至室内挂藏时,如果过于拥挤,而且离地面又近,在多雨季节蒜头会返潮,茎盘发霉腐烂,引起裂头散瓣。

(三)抽薹不良

大蒜的抽薹性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有完全抽薹、不完全抽薹及不抽薹品种之分。但有时原来是完全抽薹的品种,却出现大量不抽薹或不完全抽薹的植株。这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的。贮藏期间已解除休眠的蒜瓣,或播种后的萌芽期和幼苗期,在0~10℃低温下经30~40天以后就可以分化花芽和鳞芽,然后在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便可以发育成正常抽薹和分瓣的蒜头。如果感受低温的时间不足,就遇到高温和长日照条件,花芽和鳞芽不能正常分化,就会产生不抽薹或不完全抽薹的植株,而且蒜头变小,蒜瓣数减少,瓣重减轻。秋播地区将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或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放在春季播种时,便会出现这种情况。

将从春播地区引进伪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在秋季或春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抽薹;其中也有少数品种,如新疆伊宁红皮,无论秋播或早春播;完全抽薹率可达100%。

秋播或春播时间过晚,低温感应不足,植株瘦弱,营养生长不良时,不分化花芽;犬的种瓣则形成不抽薹的分瓣蒜,小的种瓣则形成不抽薹的独瓣蒜。

引种时应了解品种的抽薹习性及原产区的纬度和海拔高。

治疗银屑病专科医院排名

杭州治疗男科好的医院在哪里

杭州哪个医院治疗眼科最好